概要:顺市城东约15公里的七眼桥镇之雷屯、本寨以及平坝县天龙镇进行实地调查。在安顺调查期间,安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屯堡研究中心孙兆霞等老师以及贵州师范大学的田秉新同学给了我们大力的协助,使我们在短短7天的调查中收获很多。现将调查所得报告如下,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谈一些浅见。 安顺地区在元朝以前一直与中央政府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元初始内附,接受中央政府设官管辖。元朝大德年间,于此设普定路,下辖习安、镇宁、永宁三州。洪武四年,普定路女总管适尔归顺明朝,明廷改普定路为普定府,仍由适尔管辖。但不久适尔又叛归云南的梁王。为削平梁王的旧元势力,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统帅30万大军南征。安顺“襟带楚粤,控制滇蜀”,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成为明军的首选突破口。当年十二月,先锋顾成攻克普定。为使南征军后勤补给线畅通,顾成奉命留守普定。次年二月,明朝政府在此设立普定卫,屯田戍守。不久又裁撤普定府,以三州(习安州于洪武十六年改称安顺)属卫。二十三年,明廷在这一地区又续设了威清、平坝、安庄、安南四卫以及乐民、平夷等5个千户所,大大加强了本地的防卫力量。 九溪村是我们调查的第一站。九溪位于安顺市东南约27公里处,号称安顺第一村寨,自
屯堡社会调查报告,http://www.jdxx5.com
屯堡社会调查报告
在贵州中部的安顺地区,以安顺市为中心,东起平坝县城及长顺县西北,西到镇宁县,北起普定县城,南抵紫云县界,聚居着20余万被称为“屯堡人”的明朝入黔的军、民户后裔。其中安顺市境内约有18万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屯堡人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明清文化的遗存,堪称历史的活化石。20xx年5月16日至23日,“晚明社会变迁研究”课题组一行四人万明、许敏、张金奎、黄卓越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新民教授的帮助下,先后到安顺市大西桥镇之九溪村、旧州、吉昌屯村,位于安顺市城东约15公里的七眼桥镇之雷屯、本寨以及平坝县天龙镇进行实地调查。在安顺调查期间,安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屯堡研究中心孙兆霞等老师以及贵州师范大学的田秉新同学给了我们大力的协助,使我们在短短7天的调查中收获很多。现将调查所得报告如下,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谈一些浅见。
安顺地区在元朝以前一直与中央政府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元初始内附,接受中央政府设官管辖。元朝大德年间,于此设普定路,下辖习安、镇宁、永宁三州。洪武四年,普定路女总管适尔归顺明朝,明廷改普定路为普定府,仍由适尔管辖。但不久适尔又叛归云南的梁王。为削平梁王的旧元势力,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统帅30万大军南征。安顺“襟带楚粤,控制滇蜀”,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成为明军的首选突破口。当年十二月,先锋顾成攻克普定。为使南征军后勤补给线畅通,顾成奉命留守普定。次年二月,明朝政府在此设立普定卫,屯田戍守。不久又裁撤普定府,以三州(习安州于洪武十六年改称安顺)属卫。二十三年,明廷在这一地区又续设了威清、平坝、安庄、安南四卫以及乐民、平夷等5个千户所,大大加强了本地的防卫力量。
九溪村是我们调查的第一站。九溪位于安顺市东南约27公里处,号称安顺第一村寨,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它三面环山,一面临九溪河,森林覆盖率很高。三面山坡和九溪河岸有较厚的无烟煤层。九溪河水流势平稳,水量丰沛,土壤也较肥沃,非常适合卫所军人屯住。而且其位于安顺市、平坝县和旧州(原普定卫旧城)之间,交通便利,有利于工商业的开展。
据该村80岁老人牟士元讲,九溪村的开创者是洪武年间征南留戍的朱、冯、姚、余、梁、洪、童、吕、凌、陈等十姓军官。他们到了九溪不久,就把九溪的山川河流占为己有,至今当地的地名仍保留着十姓军官占田耕种的痕迹,如朱家冲、冯家山、余家凹、姚塘头等。到民国初年九溪河从大坝到仙人坝的河段仍归朱家所有,外姓人要在河内捕鱼或在河畔建房仍然要向朱家交费。一般来讲,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军官应与屯军相邻居住,以便于管理。九溪村邻近的旧州等周边地区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水流充沛,适合屯垦,估计当时十姓军官所管的屯军主要居住在这些地区。在九溪村的汪公庙中保存有一块光绪十四年立的石碑,碑文为“奉普定县正堂段示,谨将原禀批示列后:据恳禀民凌兴科、陈乔法、陈启学、冯秉正、吕登云、朱桃发、朱国真,住奠安里九溪坝,距城五十里。为恳禀以重正供,便民遵纳事。缘民等十姓祖居上九溪,额载屯粮共八十六石零三升,自来管理□□□粮差□□九,田窄粮重,每年民等□□共纳银五□□□□□□□稀少,屯田荒芜甚多,难以完成……”明代军屯到清朝基本上改为民田,但保留“屯田”、“屯粮”名色,从残存的碑文中可以看出九溪村在明朝确实是军屯区(在碑文中提到了朱、凌、陈、冯、吕五姓后裔的名字,证实这五姓确实是明朝的屯军后裔)。
牟士元老人告诉我们,十姓军官和他们的亲属当时主要居住在河边,逐渐形成后来的“大堡”。洪武二十一年傅友德二次南征以后,大量移民“填南”而来,大堡不能容纳,遂在旁边形成“小堡”。由于九溪的地理条件较好,移进的人口日渐增加,在大小堡之后又延伸出一条“后街”,从而形成目前的三条主街的格局。当时的人口已经有百余户。据说大小堡和后街的分界处的那口井建于明朝崇祯十一年,主要供后街人饮用,同时作为大小堡和后街的分界。井边原来立有一块碑,现已无存。
九溪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增长很快。在明朝军队进入之前,这里住有30多家青苗。明军进入后,土著苗民被迫迁往周边山寨,目前村中只有陈、张两姓的土著苗族后裔,几百年来风俗习惯已经与汉族无异,且相互通婚。民国年间曾经有30户花苗从附近山寨中迁来居住,现在只存杨姓一家。
大致到明朝天顺年间九溪的村名形成,当时称“九溪坝”,后简称九溪。九溪的人口在康熙二十二年达到1203户,5710口。到咸同年间达到鼎盛,有二千余户,8000多人。在(咸丰)《安顺府志》中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今平坝县)少三人”的说法。其中朱姓有200多户,1000多人,是村中第一大姓。太平天国起义,九溪人站在清朝政府一边,和太平军发生武装冲突,人口损失惨重。其中朱姓全族仅幸存一人。劫后余生的村民大量外逃,民国十四(1925)年又遭百日大旱,村民竟至互换小孩为食。此后九溪又历经战乱、饥荒、疾疫等灾难,到1949年解放时全村仅存487户,2300人左右。建国以后,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九溪村目前有人口1030户,4100多人。
随着九溪人口的增加,定居的姓氏逐渐增多。根据村中老人宋修文撰修的《九溪村志》记载,洪武年间九溪已经有三十多个氏族,明末至民国又陆续迁入二十多姓。[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创九溪的十大姓中洪、童、吕姓已经在村中消失。姚姓人丁一直很少,现有的几家多为外姓子承祧。诸姓中始祖最有名的是顾姓,据73岁的王厚福老人介绍,顾姓始祖是明初征南名将,后封镇远侯的顾成。顾成长期镇守贵州,早期居住在安顺城内的顾府街,后来因为人口增加,陆续向外迁徙。九溪村原有一坐顾成墓,后来顾氏后人在整理被盗的墓葬时发现此墓的墓主不是顾成,而是他的儿媳俞氏。不过据此也可证明村中顾姓确实是顾成后裔。王厚福老人称九溪是屯堡的发源地,大概与村中有此“名人”墓葬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标签: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