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散饲养的特点、规模小,商品率不高的特点在贫困山区十分突出。结构调整后,围绕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产业化生产,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市牧业生产格局及特点。一是表现在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合川、江津等25个优质瘦肉猪基地县已具备年生产200万余头瘦肉率在60%以上“洋三元”、PIC优质瘦肉猪和400万头瘦肉率在56%以上的优质瘦肉猪的生产能力;以壁山、江津、沙坪坝等14个区县为重点的优质肉禽兔基地县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了近郊肉兔生产基地、其中仅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家禽产业协会,就聚集了20余户家禽养殖大户,年出栏肉鸡近300万只,以沙坪坝、南岸、渝北等近郊8区的奶牛基地初具规模,该区域集中了全市奶牛存栏的90%和产奶量的90%;二是“订单型”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在结构调整中,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在市场开拓,“订单型”畜牧业方面取得突破;要充分利用我市畜产品中优质瘦肉猪、优质牛羊,尤其是活羊外销势旺的有利形势,发挥专业营销组织,专业营销人员以及龙头企业的作用,狠抓“订单型”畜牧业的典型样板和示范带动作用。如秀山县充分利用南下广州通道的地域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瘦肉猪,已获得了外调广州10万头猪肉订单。其它如云阳县、酉阳县的山羊、江津、奉节的“洋三元”优质瘦肉猪,合川
重庆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情况报告,http://www.jdxx5.com
(2)畜产品品质调整趋优。畜产品优质品率有了明显提高。通过生猪良猪工程的实施,我市已结束了无“洋三元”猪的生产历史。20xx年,全市瘦肉率在56%以上的优质瘦肉猪出栏790万头,比1998年近50万头增加740万头,优质猪肉比例已占到猪肉产量的44.39%,优质牛羊的比率也分别达到15%和30%。分别比1998年提高5和10个百分点。
2、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始改变。结构调整前,我市牧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为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牧业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特点、规模小,商品率不高的特点在贫困山区十分突出。结构调整后,围绕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产业化生产,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市牧业生产格局及特点。一是表现在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合川、江津等25个优质瘦肉猪基地县已具备年生产200万余头瘦肉率在60%以上“洋三元”、PIC优质瘦肉猪和400万头瘦肉率在56%以上的优质瘦肉猪的生产能力;以壁山、江津、沙坪坝等14个区县为重点的优质肉禽兔基地县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了近郊肉兔生产基地、其中仅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家禽产业协会,就聚集了20余户家禽养殖大户,年出栏肉鸡近300万只,以沙坪坝、南岸、渝北等近郊8区的奶牛基地初具规模,该区域集中了全市奶牛存栏的90%和产奶量的90%;二是“订单型”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在结构调整中,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在市场开拓,“订单型”畜牧业方面取得突破;要充分利用我市畜产品中优质瘦肉猪、优质牛羊,尤其是活羊外销势旺的有利形势,发挥专业营销组织,专业营销人员以及龙头企业的作用,狠抓“订单型”畜牧业的典型样板和示范带动作用。如秀山县充分利用南下广州通道的地域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瘦肉猪,已获得了外调广州10万头猪肉订单。其它如云阳县、酉阳县的山羊、江津、奉节的“洋三元”优质瘦肉猪,合川的PIC配套商品猪,荣昌、永川的优质仔猪等畜产品均在“订单型”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上开始起步,有的还开展了网上交易,三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我市围绕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抓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已有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12家产业化企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涉及到良种生产,畜产品加工,奶牛基地建设及乳品加工,中兽药材基地建设及中兽药生产等领域,带动近10万农户进入产业化生产领域。
3、技术结构开始调整
为改变我市“唯猪是牧”的传统生产格局,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我市近年来加大了新型适用技术的维护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一是从1999年开始,我市围绕结构调整,提出了优质瘦肉猪配套技术,优质山羊高床舍饲技术,优质肉牛改良及肥育技术,优质奶牛增产综合技术,优质肉禽生产配套技术,优质蛋禽生产技术,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安全猪肉生产技术等十大主推技术,在全市广泛实施了“家庭小草园”建植模式和农户适度规模养畜等综合措施;二是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四年来,我市围绕良种工程,基地建设,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训了市、区县、乡三级畜牧技术人员10万余人次;三是畜牧兽医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我市畜牧兽医队伍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已占到60%左右;四是在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基础上,积极探索技术服务的新方式。在这方面,万州区农业局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不改变区隶属关系和工资关系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三峡牧业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一方面解决了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方面缺乏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的问题,另一方面强化了社会服务,同时增加了这些技术人员的经济收入。
4、组织保障作用明显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结构调整,明确提出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是深入推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此,一是市政府连续三年召开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对全市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各区县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明确确立了以分管区县长挂帅,以农牧局为主体的结构调整工作班子,确保了结构调整有人管,工作有人抓;三是为确保畜牧业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市政府建立了以市农业局牵头,市里相关部门参加的畜牧业结构调整联系会议制度,共商畜牧业结构调整大事;四是整合力量,项目打捆,全力推进。
5、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市场培育开始起步。到20xx年,我市已初步建成市级结构调整信息平台,并对全市40个农牧局和局属10个站所配置了相应设备。全市市级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在市场培育方面,我市也加快了步伐,一是荣昌县市级饲料、兽药、仔猪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计划在万州建立优质牛羊销售市场;三是帮助龙头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大力开拓市外市场;四是扶持营销组织(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参与市场营销。
二、三年来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主要经验
我市是传统的农区型牧业经济,粮猪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十分明显,生猪是畜牧业的主要产业,1998年猪肉占到肉类的85%左右。在历史上,我市是传统的猪肉外销大市,年产猪肉的30%远销京、津、沪、广东等地。1996年以来,由于猪肉品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市所产猪肉外销严重受阻,年外销量急剧下降,到1999年猪肉外销量不到10%,加之自1997年以来畜产品价格长期在底部徘徊,严重制约着我市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基础,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持续地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1、提高认识
实施结构调整是我市畜牧业处于新阶段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面向市场,着眼于提高质量、效益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调整,是着眼于畜牧业乃至农业长远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全局性调整。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农牧部门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以新的眼光看调整,要以新的思路抓调整。以新的思路抓调整就是要注重三个层次的结构调整。一是调整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各区县的比较优势,引导主要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畜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将畜牧业培育成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自20xx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重点是实施好“百万头(只)优质草食牲畜产业化工程”和“百万头优质瘦肉猪出口创汇产业化工程”,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调控、服务、创新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和农户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生产必须服务于市场变化的需求;要充分发挥企业、农户的作用,要让企业和农户主动参与进来。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结构调整中,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行的,但光有政府支持,而没有企业和农户的主动参与,结构调整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标签:情况报告,情况报告格式,情况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