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孔子是宋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父。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孙得臣。孔子也是按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是鲁国的一个将军,他已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儿是受歧视的,而叔梁纥仅有的一个儿子又是瘸子,所以,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东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叔梁纥以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所以过去有“孔老二”的说法。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生平简介,http://www.jdxx5.com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生平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拥护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束缚。他晚年致力整理“六经”,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孔子是宋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父。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孙得臣。孔子也是按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是鲁国的一个将军,他已有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情况下,女儿是受歧视的,而叔梁纥仅有的一个儿子又是瘸子,所以,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东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赐一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叔梁纥以为这是在尼丘山上求来的,就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所以过去有“孔老二”的说法。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
“夫子”,是老师的意思。孔子曾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周游列国,为中国的文化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尊为儒家的始祖。所以后人敬称他为“孔夫子”。
“圣”字,在古代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孔子曾教诗书,传六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声誉甚高,古代公认他是有学问的聪明人,是“圣人”。汉朝董仲舒认为儒家宗旨对统治者有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统治者采用。从此,孔子才逐渐被尊崇为至圣先师,至宋代称之为“大成至圣”,并以“大成”作孔庙的殿名。
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