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荣,如川剧、皮影、花灯、唢呐、傩戏等在农村十分活跃。到1995年,全县36个乡镇建起了“四有”文化站,其中碗泉、张王文化站创国家先进站,创省一级站1个,省二级站14个,市达标站22个,剑阁县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到1996年全县建成“万村书库”206个,达49%。到目前,全县57个乡镇有文化阵地4300㎡。 (二)人员素质状况。全县57个乡镇,有专职文化工作人员50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19人,35岁以下23人、36至45岁21人、46至55岁5人、56岁以上1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0人、中专高中以下学历2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5人、高级工1人、中级工4人、初级工9人。 (三)活动开展情况。乡镇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配合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举办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各类知识培训,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二、剑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乡镇文化站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机构改革之后
关于剑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调查报告,http://www.jdxx5.com
关于剑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弘扬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近期,就剑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召开专题讨论会,详细了解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经费投入、队伍状况及工资待遇等问题,摸清了情况,找出了原因。
一、剑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基础建设情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剑阁乡镇文化站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农村文化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带动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如川剧、皮影、花灯、唢呐、傩戏等在农村十分活跃。到1995年,全县36个乡镇建起了“四有”文化站,其中碗泉、张王文化站创国家先进站,创省一级站1个,省二级站14个,市达标站22个,剑阁县创建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到1996年全县建成“万村书库”206个,达49%。到目前,全县57个乡镇有文化阵地4300㎡。
(二)人员素质状况。全县57个乡镇,有专职文化工作人员50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19人,35岁以下23人、36至45岁21人、46至55岁5人、56岁以上1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0人、中专高中以下学历2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35人、高级工1人、中级工4人、初级工9人。
(三)活动开展情况。乡镇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配合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举办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各类知识培训,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二、剑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乡镇文化站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镇机构改革之后,现行文化站的人、财、物都由乡镇直接管理,县文化局缺乏调控手段。目前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县文化局虽然具有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业务指导功能,但由于体制原因,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职工作人员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县文化局难以调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三是乡镇政府对文化站投入少,管理不力。有的乡镇因财政紧张,出现文化站被出租、被挤占、被挪作它用、被拍卖的现象。
(二)乡镇文化站设施落后,阵地萎缩。近年来,乡镇文化站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全县57个乡镇,有53个乡镇无文化活动阵地,只有1个人、1张桌子、1间办公室,有的甚至还没有1间办公室而是与乡镇其他事业人员共用。文化站文化设施面积由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4300㎡减少到了2000㎡左右。有阵地的乡镇文化站,阵地萎缩、辐射功能差,缺乏设施器材和图书资料,加之管理不善,沦为“空壳文化站”。
(三)乡镇文化站队伍素质偏低,人才匮乏。很多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知识面偏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调进或分配的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有些乡镇文化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低、能力有限,文艺创作人才更是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四)文化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后劲。由于受财力限制及认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乡镇文化站普遍不被重视,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境地。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省、市、县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但县、乡两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均未达到要求。中央财政按农村人口人均0.50元标准转移支付的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以“撒胡椒面”的形式分散在各乡镇,绝大多数没有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乡镇文化站基本没有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
(五)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逢年过节办几次卡拉OK演出或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广大农村时有抬头,邪教组织和封建迷信活动等仍有市场。
(六)文化站人员工资待遇很低,人心不稳。现有的50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目前仍然执行的是20xx年的工资基数,人平就只有500多元的工资,政策性补贴基本没有。在中心工作上,乡镇党委、政府把文化站人员作为乡镇干部对待,但在待遇方面却区分行政与事业身份。而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属于“半边户”,仅靠个人的工资收入“养家糊口”是很困难的。加之目前干部使用存在“身份”限制。这样就在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中形成了一种“弃之可惜、干之无盼”的两难状况,人心十分不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活跃农民群众生活的重要阵地和纽带;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乡镇文化站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政府都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我县乡镇文化站建设进程。
[1] [2] 下一页
标签: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